李渌 苏肖雯:发掘文化和旅游共融共提质的新路子2021年09月29日《贵州日报》第十四版


所在栏目:旅文智库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9-30浏览次数:206

发掘文化和旅游共融共提质的新路子

李渌 苏肖雯

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从“非遗+”的角度切入“+旅游”,找到适合贵州文化和旅游共融共提质的新路子,是当前贵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更是贵州旅游高质量发展中一个极富现实意义的课题。

不忘初心,守住传统之魂。传统是非遗的本真性,“非遗+”更准确地讲是非遗在当代的创新发展,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丰富。非遗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重于形式,一类重于实物。如节庆、传统礼仪、游艺等在特定时间才能展现的非遗,就要避免迎合大众消费趋势而改变原有的历史面貌;而传统手工艺等,带着温度的产品,就特别考验非遗人的初心。这种初心是技艺和态度的双重修炼,非遗传承人只有将自己的情感、灵魂注入到作品中,作品才能生动起来,引起共鸣。守住传统之魂,才能体现巨大的文化附加值。

找准核心,让非遗接轨当代人的生活。非遗的绵延生机一定要有强大的市场需求作支撑。以非遗中的民间手工艺为例,民间手工艺在今天的市场能够保留,一般符合市场交易的几个基本特征:具备欣赏或实用价值、附带地方传统工艺文化特征、在大众消费水平接受的范围之内、手工艺痕迹明显。因此,要进一步发掘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建立以非遗传承人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和产业体系,特别是要以“非遗+”活态传承的发展模式,将非遗及其衍生品与当代人生活和市场接轨,才能真正将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创新思路,专门培养“非遗旅游经理人”。要创新政策扶持,强化做好政策顶层设计,强化落实组织、资金、政策、人才等各项保障工作,为非遗与旅游的融合提供更好的制度和人才保障。在非遗传承人的培养上,应搭建起企业与学校之间人才培育的桥梁,进而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掌握不同传统工艺的人才,有效激励非遗的活态继承和产业化发展,促进更多非遗人才成为大师级别的能工巧匠。同时,围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文旅融合新格局,培养新型“非遗旅游经理人”,让不仅懂非遗更懂文化旅游市场的专业人士,协调政府、企业、非遗传承人、金融机构等多方力量,有效嫁接延伸旅游产业链,充分发挥非遗的经济价值,真正推动非遗旅游成为贵州新兴文化旅游的消费热点。

(作者单位分别为贵州大学、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