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观察】贵州旅游业危中寻机:市场需求在,崛起基础稳(王坤接受采访)


所在栏目:旅文智库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04-02浏览次数:176

“这次来到赤水大瀑布,让我们感受到了赤水不愧为一个养生、洗肺、可以深呼吸的地方,而且景区的防疫工作做得特别好,让我们游得放心,游得开心。”3月29日,赤水丹霞旅游区·大瀑布迎来景区恢复开放后的首批团队游客。

3月29日,赤水丹霞旅游区·大瀑布迎来景区恢复开放后的首批团队游客。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贵州旅游业遭受重创,损失超过190亿。为快速恢复元气,3月18日,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下发《关于恢复旅行社部分业务经营活动的通知》;3月25日,贵州发布通告,全省旅游景区景点和公园全面开放……  “文化旅游业作为贵州重要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持续‘井喷式’增长,这一趋势不会因短期疫情而扭转,文旅产业的长期发展仍然乐观。”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副教授王坤说,随着贵州省及各地市州相继出台文旅企业复工复产方案和帮扶措施,全省各景区将陆续恢复开放,贵州旅游业开始走上复苏之路。“警报拉响”后的旅游业  “1月27日,公司出入境、国内省内接的旅游业务按照相关政策全部停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全面复工。”3月底,贵阳中国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贵阳中旅)总经理助理姜雁接受天眼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1月23日起,贵阳中旅共取消出境游客1333人,境内游客571人;春节期间,客户自主退单和旅行社主动取消团队43个。据姜雁介绍,受疫情影响,贵阳中旅预估今年一季度损失为2395万元,降幅为109%。  疫情期间感受到“寒风凛冽”的除了旅行社,旅游景区同样遭受严重损失。  自1月23日闭园至2月28日开园期间,贵州梵净山景区直接损失2000万元,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100%。此外,在景区关闭无收入的前提下,还需额外支出春节专项营销、庙会等活动项目、疫情防控经费、景区值班人员工资等30万元成本。  “去年仅仅春节期间,我们的游客量就达到5万余人,按照往年数据来看,今年闭园期间,园区预计损失了约10万人的客流量。”贵州三特梵净山旅业发展有限公司代理总经理李兰立说。  数据显示,截至2月12日,贵州省依法依规暂时暂停公共文化服务机构19442家;取消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拟开展的文化活动1959场;取消拟在春节期间举办的文化旅游活动377场;全省414家A级旅游景区全部暂停营运;旅行社累计取消团队游客25426人。  从已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2018年贵州省旅游总收入达到945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1%,2019年贵州省旅游收入比2018年的增长比例超过30%。

“贵州省是旅游依赖型地区,旅游带来的直接消费和间接消费,既能推动经济增长,又能增加就业机会。作为较晚实现复工复产的行业,旅游业的停滞不仅对旅游经济影响较大,对旅游相关行业影响也较明显。”王坤说。

3月19日清镇市红枫湖镇右二村当地的樱桃花和海棠花盛开,吸引了周边市民前来踏青赏花。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尚宇杰 摄

“内外兼修”转危为机  王坤认为,文旅企业和游客作为旅游经济发展供需双方的主体,是贵州旅游市场的基础和产业发展的保障。因此,出台旅游消费刺激措施,对贵州省旅游经济复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月11日,贵州省“支持文化旅游业恢复并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出台,从财政资金补贴、项目奖励、文旅惠民、信贷支持等方面发力,帮助文化旅游业度过眼下难关,加快复苏步伐。  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出台,贵州各景区开始有序开放。2月23日,贵州黄果树风景区恢复开放,截至3月中旬,景区共接待游客约两万人次;2月24日,贵州双乳峰景区也正式开放,目前已恢复到同期游客量约15%……截至3月中旬,A级景区开开放率已达70%,计划2月开工的32个重点文旅建设项目,也全部复工。  景区逐渐恢复开放,而面对疫情带来的冲击,贵州文旅企业快速反应,从企业自身出发开展自救,积极创新形式调整经营模式,变停业为“修业”。  “我们利用这段特别时期,着力推进线上培训计划,积极参与贵州省文旅厅旅豆学堂、贵州导游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等一系列行业内培训,提升技能,优化服务。”姜雁说。  停业期间,贵阳中旅密切做好经济运行监测,保持经营策略调整的灵敏度,为旅游市场重启后的供需对接、发力市场恢复期的份额扩大、业务进入常态期的增量增效做好充分准备。3月22日,贵阳中旅逐渐复工。  在等待线下景区逐渐恢复的同时,借助于数字化手段、足不出户的直播“云游”方式,在疫情期间受到大众追捧。  贵州省博物馆推出“闭馆不打烊,藏品线上赏”系列展览,在线上展出了名家作品;导游主播通过手机将观众带进国家5A级景区镇远古镇,使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抖音直播平台上的官方账号收获了一波粉丝。

通过开启线上“云旅游”模式,让更多人通过虚拟引入现实,加快贵州旅游恢复的进度,为后期旅游快速增长奠定基础。

3月26日毕节市百里杜鹃景区部分杜鹃花已盛开,吸引了省内外各地游客前来赏花踏青。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尚宇杰 摄

全面复苏仍是“持久战”

“春色已满园,静待佳人来。”这是贵州青岩古镇旅游景区幽苑客栈老板张希最近两天发送最频繁的微信消息。

“疫情期间景区关闭,客栈停业,虽然损失不可避免,但我相信这只是暂时。”张希说,近几天,她已经陆续收到一些顾客预约订房的微信,所以对于景区开放后的客栈的营业情况很有信心。

与张希一样,对疫情后经营恢复持乐观态度的还有李兰立。“3月初,梵净山景区刚恢复开园时的游客量不足去年同期的10%,但随着气候逐渐变暖,游客接待量也正在逐步增长,目前已恢复到同期游客量的30%。”李兰立说,梵净山景区品牌形象好,基础打得牢,相比于较小的景区能够更快恢复。  旅游业的走势取决于疫情的走势。由于各地疫情已得到基本控制,贵州省内旅游类景区具有率先恢复的条件,而旅行社这类对接内外旅游外业务的企业则需要更多时间。

“从大环境和消费趋势看,旅游业复苏没有问题,但从我们对市场的预估来看,今年跨省旅游、出入境旅游可能会受到很大影响。”姜雁认为,贵州旅游今年下半年应该会陆续恢复,全面复苏则需要时日。

根据王坤的观察,“尽管贵州各景区开始陆续开放,但实际真正的游客并不多,而且基本上是本地居民,游客的信心恢复相对滞后”。

“从长期来看,旅游是民众刚需,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小,只要旅游业市场需求在,旅游业重新崛起的基础就还在。”王坤预判,未来短期内,中短途旅游市场即区域旅游市场将成为主要旅游客源市场,同时,本次疫情过后,人们对于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会越来越重视,以健康养生为核心主题的旅游产品供给,将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李兰松


Baidu
sogou